冯骥才:阅读带来诗意生活

2023-03-16 21:42:00

  冯骥才,作家、画家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者。1942年生于天津,从小喜爱美术、文学、音乐和球类活动。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国画研究会从事绘画工作,对民间艺术、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。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,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。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,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。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、天津市文联主席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、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等职。

  著有长篇小说《义和拳》(与李定兴合写)、《神灯前传》,中篇小说集《铺花的歧路》、《啊!》,短篇小说集《雕花烟斗》、《意大利小提琴》,小说集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》,系列报告文学《一百个人的十年》,电影文学剧本《神灯》,文学杂谈集《我心中的文学》,以及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》、《冯骥才小说集》、《冯骥才选集》等。屡获全国优秀小说奖。

  抄家之后,他把残书和哪怕是零零散散的书页都万分珍惜地敛起来,整理、缝订,破口处全用玻璃纸粘好。完整者寥寥,残篇散页却有一大包袱。逢到苦闷寂寞之时,便拿出来读。他把半本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几乎读烂了,散页的中外诗词全部烂熟于心。

  作为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当代文化人物,冯骥才绝对是一个异常繁忙的人。他身兼数职——作家、画家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者,最近新添了一个职务——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。他还是全国文联副主席,天津市文联主席。这样他就成了一个“立体人”,涉及多个工作层面——文学、绘画、文化、教育。而对每个层面,他都做得那么投入、那么出色、那么令人叹服,这需要怎样高超的学识、过人的精力和体力啊!他说自己总是不断变换角色,在各种思维之间游走。他认为,在不同思维的变幻中,感觉很美,是一种难得的享受!

  冯骥才的成功不仅缘于永不枯竭的才思、对生活的澎湃激情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,而且是因为有了深厚的知识积淀。

  文艺作品的影响力是无可估量的。一本书、一部电影,甚至一句饱含哲理的名言,都能够使我们刻骨铭心并且受益终生,能够激励一代代人的成长。当笔者与他谈起影响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本书时,冯骥才爽朗地笑了:对我有影响的决不是一本书。他说,他爱看的书很多,主要以文学书籍为主。对于自己喜爱的作品,他读得非常投入和痴迷。他的记忆力很惊人,虽然已年过六旬,他却依然能将名篇佳作背诵如流,比如巴尔扎克的作品。

  古代诗歌记忆最深刻

  冯骥才不是一名普通的文化人。与一般纯文学作家不同,他才华横溢,涉猎广博。冯骥才从小喜爱美术、文学、音乐和球类活动。他认为,少年时期阅读的书籍对人的影响很大。他很喜欢朱自清的散文《背影》,对叶圣陶的文章也有印象,但是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古代的诗歌。这些阅读时就能产生画面感的古诗令冯骥才产生了浓厚兴趣。“不是说某首诗对我立即发生作用,关键是引导。比如‘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’就能逐步把我引入唐诗的境界,使我一下子爱上唐诗,爱上古典文学。”因此,他忠告教育者应当挑选那些最好的精神食粮给孩子,使他们一下子能看到最好的东西,孩子们在一开始就进入文化的中心和深层非常重要。

  教育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,他依然充满自信,他说,只要学生有才华,教师就应当成就他,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改造他。大鸟的责任是帮助小鸟学会运用自己的翅膀。多么形象的比喻,多么深刻的领悟!

  他认为,人要学会看各种各样的书籍,有平面的,也有立体的。平面的书籍应多读那些古典的世界名著,因为这些都是人类的精华。而活的、立体的书会带给人更为丰富的知识,比如自然博物馆、艺术展等等。

  与大多数人读书方法不同的是,冯骥才自创了“想象读书法”。原来他家中有旧藏书千余册,在文化大革命中,被撕被毁。抄家之后,他把残书和哪怕是零零散散的书页都万分珍惜地敛起来,整理、缝订,破口处全用玻璃纸粘好。完整者寥寥,残篇散页却有一大包袱。逢到苦闷寂寞之时,便拿出来读。他把半本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几乎读烂了,散页的中外诗词全部烂熟于心。

  冯骥才觉得读这些无头无尾的残书倒别有一种韵味,他说:“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自己的人生经验,调动出我生活中最生动、独特和珍贵的记忆。断臂的维纳斯像,你不知不觉会用自己最美的想象去安装她。书中某一个人物的命运由于短篇少章不知后果,我并不觉得别扭,反而用自己的想象去发展它、完成它,享受自己的想象才是最醉心的,这是艺术创造者们所独有的一种享受。”以后,他就脱开别人的故事轨道,铺上纸,“写下心中藏不住的、惟我独有的故事”。这也就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。

  “文化良心”来源于鲁迅

  在中国作家中,冯骥才最喜欢鲁迅的作品,他欣赏鲁迅用他那独特的眼光穿透国民性。他认为,文学强调个性,鲁迅的成就是写出了一个民族的个性,像小说《阿Q正传》、《孔乙己》以及一些杂文。他由衷地感叹:“鲁迅给世界文学提供了一个个从未有过的人物,非常感性,又非常理性。他的作品反映了他作为一名文化人的‘文化良心’。”“文化良心”集大成者鲁迅对冯骥才影响至深。

  冯骥才支持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就表现了他的“文化良心”。他认为文化保护比写一部小说更重要。

  冯骥才对民间民族文化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。在天津人眼中,他不仅是一位饶有成就的作家、画家,还是一位热爱历史、热心保护文物的专家学者。他的小说《三寸金莲》、《神鞭》不仅脍炙人口,而且包含了丰富翔实的民俗文化知识,深刻剖析国民性,耐读耐看,令人回味无穷。他为天津小洋楼、估衣街等旧址的修缮保护,为杨柳青画的继承与发展而奔走呼号的义举,着实令人感佩。

  20世纪90年代,国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影响日盛。国内,现代化脚步冲击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。旧城改造全国铺开,危房陋屋成为首当其冲的改造对象,古老的、精美典雅的、蕴含历史信息的危房也在改造之列。600年历史的估衣街是天津最古老的商业街,街上的百年老店“谦祥益”、“瑞蚨祥”是北方大商埠标志性建筑,街与店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1999年12月9日,曾在天津老城区生活过十几年的冯骥才得知老街要拆,立刻致信市长,大声疾呼:“哪个城市拥有一条老街,即是拥有一件传家宝。”

  冯骥才对城市文化有着自己的见解,他在《今晚报》上发表了一篇感情忧愤的文章《老街的意义》。“文物与文化是两个概念。文物是指历史建筑的精华,如皇家建筑、宗教建筑;文化是指历史街区,如北京四合院、胡同等。国家有文物保护法,文化没有。文化是人立足之根。一个失去了文化的城市,人将无根。”是啊,城市不仅是我们栖身的家园,更是我们灵魂的家园!为呼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,他撰写了大量饱含深情的文章,出版了有关城市传统文化研究的专著。《手下留情——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》、《紧急呼救——民间文化拨打120》都是那么脍炙人口。

  冯骥才非常欣赏秘鲁作家略萨的话:“对一个作家来说,最重要的不是你运用何种方式写作,而是你对整个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所给予的关注。”冯骥才对民间文化的关注不止停留在做文章上,而是身体力行地去行动!他朴素的话语令人难忘:“我喜欢行动——用行动来实现思想,或者把思想变成充满活力的行动。”

  为将要失去的古城留影,他拿出几十万元稿费邀集文化、建筑、考古、民俗、摄影界等人士展开抢救老街行动:录像、拍照、录音、挽留一切文化细节。抢救志愿者拍摄的两千多幅照片印在《旧城遗韵》、《小洋楼》、《海河流域》等画册上。这三本画册较完整地保留了600年津城的文化气息。

  2000年2月10日,冯骥才签名出售《估衣街珍存》明信片,他意将估衣街街貌像《旧城遗韵》一样珍存在百姓心中。一个月的抢救行动动摇了估衣街的动迁计划,街上的文物得以部分保留。如今,估衣街仍然是天津人骄傲之所、外地人驻足观赏之地。

  1998年,冯骥才建议成立“老城博物馆”以展示老城文化。他说:文物的精神价值远远高于它的财富价值,因为文物是珍贵的历史见证。为筹集博物馆的资金,冯骥才率先买了一万多元的老城文物:砖雕、石狮子、雕刻木匾等,捐赠给未来的博物馆。2001年,“老城博物馆”在一座四合院门前挂牌。建立博物馆表现了他的文化见识、文化眼光和文化情怀。他认为,博物馆的建设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,使城市拥有水准很高的文化环境,应多挖掘其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涵,挖掘纯粹的文化价值,将城市历史的真正意义释放出来。

  2001年6月25日,天津市邮政局在海河边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集邮文化活动——“端午节天津海河龙舟大赛暨《端午节》邮票首发式”,对天津民俗有很深研究的冯骥才闻讯赶来,并快言快语地纵论一番。他说,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民俗活动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,许多年轻人不了解我们自己的民俗,就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太浅薄,反而崇尚外国的某些文化,实际上这是对本土文化的无知。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,当年的海河是漕运的重要通道,但如今帆樯林立、百舸竞发的历史盛景已经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淡去,因此举办龙舟大赛可以让人们重温天津的历史盛况,对年轻一代是一种难得的本土文化教育,对市民而言则是一种重建天津辉煌的促进。

  十几年来,冯骥才已成为民间文物、文化保护的一面旗帜。他愿为保护永恒之美“摇旗呐喊”。